一直徘徊在1億到2億之間的六一檔,終于在2018年沖破了2億大關。貓眼票房數據顯示,6月1日當日,影市大盤報收2.12億,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六一檔。在此之前,兒童節的紀錄為2014年的1.83億。
六一檔的最大贏家,是來自日本的《哆啦A夢:大雄的金銀島》(以下簡稱《大雄的金銀島》)。在《復仇者聯盟3:無限戰爭》(以下簡稱《復聯3》)《潛艇總動員:海底兩萬里》(以下簡稱《海底兩萬里》)《超時空同居》《魔鏡奇緣2》等多部電影的競爭中,這部帶著情懷光環的電影脫穎而出,單片首日票房為8354.8萬,在劇場版系列中僅次于2015年《哆啦A夢:伴我同行》的8997萬。
超過2億的市場大盤,顯示出六一檔強勁的市場觀影剛需,在這一天帶孩子走進電影院,已經蔚然成風;但隨即6月2日周六單日票房不升反降,僅為1.52億,則顯示兒童節對拉動票房的乏力——類型剛需明顯但爆發期短、容量有限的六一檔,到底是雞肋還是小而美?
《哆啦A夢》新作再度稱霸,國產動畫始終無法雄起
今年的六一檔,是屬于孩子們的,共有《大雄的金銀島》《海底兩萬里》和《魔鏡奇緣2》三部動畫片開畫,還有《光影之戰》《尋找雪山》和《我的寵物恐龍》三部兒童電影公映。說教意味濃厚的國產兒童片,顯然無法掀起浪花,能夠引領六一檔觀影風潮的,依舊是動畫電影。
早在2009年內地影市尚未駛上快車道時,《哆啦A夢08劇場版:大雄與綠巨人》就曾登陸內地影市,但票房大賣要到2015年。2015年,《哆啦A夢:伴我同行》憑借IP情懷消費斬獲5.29億,成為日本電影在中國動畫票房的亞軍;此后《哆啦A夢:新·大雄的日本誕生》與《哆啦A夢: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》也拿到過億票房,第四部《大雄的金銀島》再度登臨六一檔,頗有順理成章的意味。
國產動畫陣營中,《潛艇總動員》系列主打低幼市場,自2008年就曾有過不太成功的試水,此后鍥而不舍的《潛艇總動員》竟然在2015年時完成了系列五部曲,票房均未超過6000萬,屬于影響力不大、但堅持系列化的國產低齡動畫代表。
《大雄的金銀島》最終成為六一檔的最大贏家。六一兒童節當日,《大雄的金銀島》以8454.8萬成為當日票房冠軍,領先第二名《復聯3》近5000萬,一騎絕塵之勢相當明顯。這一成績,逼近兒童節單日單片紀錄保持者、2015年上映的《哆啦A夢:伴我同行》。
而其他影片也在節日紅利的光環之下,完成票房收割!稄吐3》仍有余威,累計票房22.61億,為內地影市票房榜第八的電影;《海底兩萬里》首日拿下3245.8萬排名第三,累計5694萬票房,成為系列新高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。
至此,兒童節票房鏖戰就此收官,《哆啦A夢》系列延續了在動畫市場的強勢地位;而沉迷低幼市場與親子觀影的國產動畫,仍然無法出頭。這樣的態勢,與近5年六一檔的市場格局如出一轍。
美國大片與日本動畫交替稱雄,兒童節不缺假期票房紅利
與情人節檔、七夕檔、光棍節檔一樣,六一檔擁有鮮明的檔期特點,“小手拉大手”的觀影模式并不缺乏區分度。歷數2013年至2018年六一檔票房,會發現關于票房上限、影片類型、大盤表現等有趣現象。
從檔期的整體容量來看,六一檔經歷了螺旋式上升過程,與全年大盤穩步上升并不趨同。從2013年的1.51億到2014年的1.83億,六一檔早期增長較快;在2015年,六一檔跌落到了1.42億,最后的兩年緩慢爬升到1.48億與1.65億。等到2018年,2.12億成六一檔歷史最佳。
《星際迷航2:暗黑無界》
在影片與檔期互相成全的市場邏輯之下,容量僅為一天的六一檔收成,相當程度上依賴頭部影片的表現,因此大盤起伏稀松平常。如2013年,《星際迷航2:暗黑無界》表現最佳,排片超過了24%,單日票房為4400萬;單日票房保持4年之久的2014年六一檔,得益于《X戰警:逆轉未來》的強勢表現,單日票房7100萬;2015年六一檔則有《哆啦A夢:伴我同行》異軍突起,8993.7萬票房為該檔期動畫片紀錄。
從影片類型看,六一檔依然是美國大片與日本動畫的天下,交替稱雄的態勢一如既往。2013年至2018年,檔期票房冠軍分別為《星際迷航2:暗黑無界》《X戰警:逆轉未來》《哆啦A夢:伴我同行》《憤怒的小鳥》《加勒比海盜5:死無對證》與《大雄的金銀島》,低齡國產動畫始終陪跑。
從這個角度看,兒童節假期票房紅利突出,經過多年類型片的深耕、加之觀影市場的剛性需求,六一檔成為動畫片比較好的檔期選擇,如《大雄的金銀島》有望成為系列票房第二高;另一方面,主打合家歡的春節檔已然是成熟檔期,但動畫片并未占據絕對優勢的六一檔,冠軍易主成績起伏,仍處在培育期,如2014年與2018年六一檔表現較好,恰好是碰上了周六與周五。
缺乏口碑發酵期的六一檔,并非動畫片的最好檔期歸宿
7天的國慶檔與春節檔,無疑擁有更大的大盤總量,更長的放映周期與口碑發酵空間,因此給予了影片充足的市場冗余度,不同影片之間的逆襲與反超經常發生。為期3天的五一檔、端午檔、中秋檔尚不成熟,只有1天的六一檔體量更加狹小。以單日票房計算,六一檔2.12億票房,落后于2018年情人節檔的2.63億、清明檔的2.79億、五一檔的2.64億,僅超過三八檔的1.94億。
六一檔對票房大盤的帶動作用也僅限兒童節當日,檔期輻射力較差。在創下了2.12億的六一檔紀錄后,影市大盤在6月2日周六不升反降,大盤環比下跌33%,全國單日綜合票房僅報1.41億,較上周六還倒退了14%。
《神偷奶爸3》
體量更大、擺脫了低齡化的國產動畫,應該選擇哪個檔期?暑期檔、春節檔以及賀歲檔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以2017年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票房TOP10為例,共有4部電影在暑期檔上映,分別是進口片《神偷奶爸3》《賽車總動員3:極速挑戰》、國產片《十萬個冷笑話2》《賽爾號大電影6:圣者無敵》。作為動畫片的“主戰場”,暑期檔還曾誕生過《大魚海棠》《西游記之大圣歸來》等優質國產動畫。
撞上寒假的賀歲檔與春節檔,也誕生過不少票房新貴,最為典型代表是《熊出沒》系列。2017年《熊出沒·奇幻空間》選擇在強手如云的春節檔上映,達到了5.23億;2018年《熊出沒·變形記》更是拿下了6.06億,創下了系列歷史新高。
就目前來看,春節檔國慶檔“楚漢爭霸”“三足鼎立”態勢不可能出現,六一檔更多是一部影片領銜,多部中小體量影片攜手跟進。因此,六一更適合有較好粉絲基礎的IP電影如《大雄的金銀島》,以及低齡中小成本國產動畫如《海底兩萬里》。
對定檔六一的動畫片來說,要想取得高票房,不僅要爭取兒童節當日的更多排映空間,也需要打好后兒童節檔期——到端午節的這段時間里,作為剛需的動畫片需要憑借類型優勢,做出長線放映——這才是六一檔動畫片生存的“王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