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,天津市商業市場新增供應旺盛。根據天津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透露,截至2014年末,天津市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業設施數量達190個,總面積達到631萬平方米,未來兩年還將引進45家多個類型的大中型商業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天津已經進入了商業地產的“發展分化期”。隨著數量的不斷增多,競爭將更加激烈,轉型與升級成為商業地產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。
天津商業市場新增供應旺盛 體驗式成實體商業主流
消費方式改變勢必帶來轉型
隨著天津推出的土地中商業占比逐漸加大,商業開發甚至超過了住宅。從現實數據看,從2013年起,天津土地出讓面積連續在全國排在前三名,已經進入了地產的開發高峰。
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、天津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專委會執行主任陳云峰認為,盡管整體商業環境和氛圍在不斷提升,但實際上,天津的開發商對商業金融用地的開發準備不足,在開發理念、專業建設上與北京、上海相差較大,大多數開發商仍以散售為主,致使商鋪的空置率非常高、影響了開發質量和整個行業的營商環境。
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2014年中國商業連鎖品牌百強榜單中,天津沒有一家企業入圍,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天津的商業品牌仍然很少能夠走出本土、邁向全國。陳云峰認為,天津的零售業必須轉型和升級。
“十幾年來,快速發展的天津房地產行業迫切呼喚社區配套、呼喚商業新業態。在一些傳統購物中心倒閉、撤出市場的同時,我們看到很多餐飲、兒童、休閑娛樂業態仍然是人流滾滾,說明消費者的消費方式在發生變化。”陳云峰認為,80后、90后的主力消費客群習慣已經與從前大不一樣,從深層次來講,電商沖擊、業態調整、商圈變動都是基于互聯網思維模式下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,這是發展商業地產必須認清的首要因素,也是商業地產轉型和升級的參考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