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網庫訊:“一個土坑兩塊板,三尺土墻圍四邊。”這些都是曾經農村廁所留給人們的固有印象。廁所是人們生活的必需空間,也是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。近年來,望疃鎮紅旗村圍繞“小廁所、大民生”工作理念,補齊民生短板,把深入推進廁所革命、生活污水治理作為推動農村人居環境,振興鄉村重要抓手,更好地向實現群眾美好生活的夢想邁進。
“廁所革命”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,系著民生,連著文明。為進一步鞏固廁所改革使用成果,望疃鎮紅旗村持續深入開展農村改廁問題排查整治行動,通過入戶走訪全面摸排整改廁改問題,有效提升了農村改廁成效和群眾滿意度。
紅旗村“兩委”村干部、網格員、廁改管護員等共同扛起了“廁改問題督查隊”的大旗,持續開展走村入戶遍訪行動,逐村逐戶逐廁進行拉網式排查,現場查看廁所使用及維護情況,并向群眾宣傳廁改知識和正確使用方法。同時,嚴格對照標準要求,對發現的問題逐一建立整改臺賬,統籌分類施策,限期整改到位,確保廁所真改實改、群眾真用實用、問題即出即清。
2024年以來,望疃鎮按照“有序推進、整體提升、建管并重、長效運行”的思路,加大農村改廁改造推進力度,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,引導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,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“雖然廁所只是農村生活里一個小細節,但廁所條件的改善能極大提升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,這也正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重要‘窗口’。我們將繼續探索人人參與、人人受益的可持續農村人居環境。”望疃鎮鄉村振興站相關負責人說。
改水改廁凈化了環境,潛移默化改變了亂扔、亂放的習慣,群眾的衛生意識不斷增強。尤其是年齡偏大的村民,從開始嫌麻煩不愿改,到看到效果主動改,積極性顯著提高。改水改廁,改變了村民落后的衛生觀念,改出了農村群眾的新生活,也樹立了文明新風。(劉勤坤 孫曉蘭)